2024年12月10日上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财税学院第二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模拟活动于海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长安派出庭成功举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任课教师刘央央、惠文和陈希敏三位老师、校外导师唐旻、派出庭书记员郁丽以及2022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4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模拟是《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和《劳动合同法》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在真实场景下审理真实案件,提高学生处理实务问题的能力和法律知识应用能力。本次模拟审理的案件是一个来自实务一线的真实案例,主要围绕二倍工资、克扣工资等争议。为了让每位同学都有所参与,活动根据工作需要和案件办理流程,设置了若干角色,包括仲裁员、双方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仲裁院工作人员、调解员与书记员等。

随着法槌的敲响,模拟仲裁正式开始,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各自的角色。仲裁员根据庭审提纲井然有序地主持庭审流程,从庭审调查、举证质证、焦点归纳到法庭辩论等环节来查清事实,双方当事人也在仲裁规范下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书记员同学也奋力记录庭审过程。庭审中辩论环节非常精彩,双方进行了共计5轮次的辩论和交锋,特别是申请方从不同角度、法律规范、以进为退等方式来争取自己的诉求,使得案件走向不断发生变化,扣人心弦,被申请方对申请人的据理力争,也毫不相让,从法律制度、事实依据以及责任归属等积极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庭审结束后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达成了双方认可的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此次矛盾。


校外导师唐旻,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人力社保中心劳资纠纷处理专员,全程观摩了此次模拟仲裁,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特别是申请人一方的辩论,认为同学们的法律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并具有担任律师的潜质,同时,他也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实务中的应对方法和技巧。唐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工作,拓展讲解了劳动法的相关知识,如劳动关系的判定、二倍工资支付、社保问题等。

本次模拟仲裁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一次融实践能力训练与专业素养提升的应用型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人才培育的质量,也进一度加深了我院与海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人力社保中心的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